鄭萬高鐵重慶段梅溪河雙線特大橋主拱是鄭萬高鐵中最難的工程段,該橋位于重慶市奉節縣、長江支流梅溪河河口上游,大橋全長687.8米,為了控制誤差,建設單位自主研發了拱內吊裝智能監測智慧系統,采用了傾斜攝影技術,生成了三維模型,成功對吊裝過程進行了智能監測。
鄭萬高鐵北接河南鄭州,南連重慶萬州,全長818公里,設計行車速度350公里/小時,是聯系華北和華中地區及西南地區的主要高速客運通道。重慶段有隧道27座,橋梁32座,橋隧比高達98%,地形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極大。而梅溪河雙線特大橋主拱是鄭萬高鐵中最難的工程段,為了確保施工的萬無一失施工單位采用傾斜攝影技術采集了地表信息,與建筑信息模型化(BIM)技術結合,生成了三維模型,并在大橋各個部位裝上了傳感器,實現了對整個吊裝過程進行智能監測。在項目部,記者看到監測平臺的大屏幕上,橋的三維立體圖形上,每個點的監測情況都對應,一旦有危險就會立刻預警,具體的位置也一目了然。
“鄭萬高鐵重慶段最難建,而重慶段最難的就是這座橋。” 中鐵上海工程局梅溪河特大橋項目負責人魏焱波介紹,該橋位于重慶市奉節縣、長江支流梅溪河河口上游,大橋全長687.8米,主橋為勁性骨架鋼筋混凝土上承式提籃拱橋,跨徑340米,矢高74米,是目前世界跨度最大的高鐵無砟軌道拱橋。
“在施工中我們自主研發了拱內吊裝智能監測智慧系統。”中鐵上海局建筑公司總工程師李明介紹,他們還將這個智能監測智慧系統申請了軟件著作權,將在其他危大工程上使用。